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副省長王俊壽: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寫好金融高質量發展“湖南答卷”
◎記者 何奎 祁豆豆 韓宋輝
作為中部地區的重要省份,湖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正乘勢而上、奮勇爭先。
打造“三個高地”是黨中央賦予湖南的重要使命。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副省長王俊壽就金融支持“三個高地”建設、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等問題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
王俊壽表示,湖南金融業將堅持高質量發展,從擴總量、優增量、提質量等方麵發力支持“三個高地”建設、踐行金融服務“中部崛起”的“湖南行動”;湖南將以實際行動維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全力打造清償連環債的“湖南樣本”;湖南將重點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健全公平競爭機製、完善產權保護製度,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湖南貢獻”。
金融支持“三個高地”的“湖南行動”
“三高四新”,是黨中央為湖南擘畫的美好藍圖,也是湖南的發展戰略。
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金融活水持續潤澤三湘大地。近年來,湖南省製造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科創板上市公司家數、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等指標居中部地區前列,並在全國率先開展構建連環債清償機製試點。
“我們將圍繞湖南金融業自身高質量發展,以‘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為工作主線,在做強省內法人機構、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改善金融發展環境等方麵下功夫,推動湖南金融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王俊壽說。
他進一步表示,湖南金融業將從三個方麵繼續發力支持“三個高地”建設,實施好金融服務“中部崛起”戰略的“湖南行動”。
一是擴總量。用好用足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向上對接,加強政銀企對接,著力拓寬融資渠道,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千方百計做大融資總量。
二是優增量。大力推進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用好金芙蓉基金矩陣,著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助推湖南省“4㗴”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助推更多的科創企業從種子、苗子成長為尖子,助推更多湘企“走出去”。
2024年9月,湖南宣布組建金芙蓉基金。湖南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通過“政府+國企+社會”聯動,打造集成化、規模化、體係化基金矩陣,形成3000億元的規模。
“我們希望科創小微企業,在金芙蓉基金的助力下,由原來的‘種子’茁壯成長為‘苗子’,再由‘苗子’成長為行業裏的‘尖子’,最後從‘尖子’成為自己領域裏的‘長子’,擁有行業話語權、定價權,做‘鏈主’,做‘龍頭’。”王俊壽說。
三是提質量。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引導合理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著力打通金融服務“最先一公裏”和“最後一公裏”。
全力打造清償連環債的“湖南樣本”
民營經濟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王俊壽認為,近期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和深切期許,也為如何更好地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湖南金融係統多措並舉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王俊壽介紹,從供給端來看,湖南省先後出台《關於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若幹意見》等係列政策措施,並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等多項機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力度,貸款投放有效實現了“量增、麵擴、價降”。
從需求端來看,湖南省重點加強對民營企業的信貸引導,通過舉辦萬名幹部聯萬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行動以及政銀企、投融資對接會等活動,為金融機構和民營企業做好鏈接、搭好橋梁,實現“精準幫扶、精準對接、精準投放”。
“下一步,湖南將認真貫徹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要精神,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等重要要求,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王俊壽表示,具體將從以下四個方麵開展工作:
一是強化政策保障。落細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有效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創造更好條件。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創新特色金融產品、健全金融服務體係、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等重點領域,為民營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資源供給。
三是夯實金融基礎。加強全省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歸集、整理和融合省內企業政務和金融數據,強化省級征信平台、融資服務平台和風險監測預警平台建設及應用。
四是全麵推進化解連環債。複製推廣株洲試點經驗,在全省範圍內推動連環債化解工作,用好用活政府專項債等政策工具,真金白銀為民營企業減負鬆綁,以實際行動維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全力打造清償連環債的“湖南樣本”。
據了解,當前湖南正在大力探索構建連環債清償機製。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高位推動,組建工作專班,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於探索構建連環債清償機製的實施方案》,並對連環債作了定義——主要指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之間形成的超過正常賬齡的拖欠賬款。
王俊壽介紹說,為此,湖南省搭建了全國首個企業賬款統計係統,重點摸清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拖欠企業賬款底數,在此基礎上推動存量連環債分類處置,並加大財政資金清欠保障力度,協調解決應收賬款融資中遇到的確權難題。
同時,優化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投訴管理,建立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案件快立快審快執“綠色通道”,健全拖欠主體懲戒機製。株洲市作為探索構建連環債清償機製的試點城市,截至目前已完成清償1470筆,清償金額6.98億元。
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湖南貢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王俊壽說,這有利於暢通國內大循環,改善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在王俊壽看來,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需要多方協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全國各地應該樹立大局意識、全局意識,形成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多維發力的共治效果。“關鍵在於進一步完善市場基礎製度、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強化市場監管、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製、加強市場設施聯通、促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
據了解,近年來,湖南從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產權保護和信用管理等方麵持續發力,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截至2024年底,全省實有經營主體達764.11萬戶,其中企業210萬戶,同比分別增長7.2%、10.57%。2024年以來查處市場公平競爭類違法案件2.35萬起;查辦、調解知識產權侵權及糾紛案件1.1萬件,有力維護了市場公平和統一。
王俊壽表示,下一步,圍繞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湖南省將重點抓好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健全公平競爭機製、完善產權保護製度三個方麵工作。
一是持續優化市場準入環境。以“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為載體,推行“一網通辦”,優化簡化手續,壓縮辦理時限,實現經營主體登記、注銷、外遷的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促進市場要素快速流動。
二是不斷健全公平競爭機製。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全麵清理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文件。破除地方保護,破除行業壁壘,全麵落實公平競爭政策。開展維護市場公平競爭“鑄劍”行動,切實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三是著力完善產權保護製度。構建“1+N”知識產權地方法規體係,加強知識產權行刑銜接,完善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機製。深入開展“雙打”行動,推進打擊侵權假冒跨區域協作、部門聯動和社會共治,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湖南貢獻”。
© 1996 - 2019 災梨禍棗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木屐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