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聯邦快遞升級廣州樞紐,大灣區三大機場“搶貨”
來源:華夏時報⠠⠨蘨 王瀟雨 北京報道
雖然有香港國際機場這樣一個貨運“巨無霸”在側,但作為“大灣區”另外兩家大型樞紐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下稱“白雲機場”)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下稱“深圳機場”)依托珠三角在產業集群上的優勢,一直以來也持續在貨運業務上發力,其中就包括吸引一些全球航空貨運巨頭建設區域性的樞紐分撥設施。
設施升級
7月28日,美國聯邦快遞集團旗下跨國快遞巨頭聯邦快遞宣布與廣東省機場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簽署協議,計劃在廣州建設全新的聯邦快遞華南操作中心,以升級擴大其目前的廣州口岸操作中心。
據聯邦快遞方麵介紹,全新升級後的華南操作中心將位於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聯邦快遞亞太區轉運中心內,預計於2027年投入使用。
這是一個占地麵積超過4.1萬平方米的地麵設施,包括辦公區域、分揀係統、操作場地和倉庫等,比現有的聯邦快遞廣州口岸操作中心麵積擴大超過一倍,預計每小時最高可分揀2.5萬個進出口包裹和文件,分揀效率為現時的廣州口岸操作中心處理能力的3倍。
廣州口岸操作中心是聯邦快遞在中國的主要口岸之一,通過聯邦快遞亞太區轉運中心,連接亞洲主要城市,通過美國安克雷奇和孟菲斯,連接美國和北美網絡,通過法國巴黎和德國科隆,連接歐洲網絡。
目前,位於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聯邦快遞亞太區轉運中心每周運營超過210個航班,而聯邦快遞廣州口岸操作中心所處理的進出口貨物約占轉運中心貨量的40%。聯邦快遞在中國大陸每周運營的航班量超過300個,除了廣州之外,還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運營著一個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通過這些本地設施將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的客戶與全球網絡連接。
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廣州白雲機場近年來在貨運業務方麵也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按照白雲機場官方公布的數據,其2021年年貨郵吞吐量達到創新高的204.5萬噸,國際及地區貨郵吞吐量同比增幅超過20%。
按照聯邦快遞方麵的說法,其新建立的華南操作中心將提升聯邦快遞對華南進出口貨物的處理能力和操作效率,為華南地區與全球市場的貨件往來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促進區域跨境貿易的暢通。
“聯邦快遞致力於在中國的長期發展,通過不斷投資建設新設施和拓展網絡,為客戶提供高效、穩定、可靠服務的同時,推動本地與國際市場的貿易往來。”聯邦快遞中國區總裁陳嘉良表示,“在全球經貿往來複蘇發展的背景之下,我們投資建立華南操作中心展現我們對中國經濟和市場發展的信心,以暢通的供應鏈服務來支持國家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全新的華南操作中心將是我們在中國的另一重要設施和地區樞紐。”
需求猛增
按照廣東省機場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說法,“廣東機場集團物流公司抓住國家‘建設現代流通體係’重要機遇,攜手聯邦快遞共同建設聯邦快遞華南操作中心項目,這是克服疫情影響,在打通‘大動脈’、服務‘雙循環’方麵發揮民航運輸企業重要作用,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暢通經濟循環的一項具體舉措。”
白雲機場背靠中國重要的國際商貿中心廣州,同時覆蓋珠三角地區發達的製造業和貿易基礎,其在航空客貨運方麵的地位和實力一直位居國內前列。根據白雲機場官方發布的數據,其在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下,仍然在2020年完成運輸旅客4376.8萬人次,成為全球複蘇最快、客流量最大的機場。2021年,白雲機場全年共完成航班起降36.2萬架次,運輸旅客4025.7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蟬聯國內機場第一;年貨郵吞吐量204.5萬噸,創曆史新高,國際及地區貨郵吞吐量同比增幅超過20%。
根據廣東省商務廳在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從2016年的228億元躍升至2021年3310億元,年均增長92.1%;市場采購出口從2017年的815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3159億元,年均增長40.3%。其中,廣州的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繼續領跑全國,2021年的商品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3.5%,中小企業也在廣州市場展現了極大的發展潛力,全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產值則實現了11.9%的同比增長。
這些都是白雲機場在貨運業務上能夠更進一步的底氣之所在,但鄰近的深圳機場同樣在貨運業務上有自己的考慮。早在2010年,另一個跨國快遞巨頭美國聯合包裹速遞公司(UPS)就在深圳機場建啟用了轉運中心,成為其繼上海之後在中國的第二個轉運中心。
而深圳市為了鼓勵航空貨運企業來深圳機場開拓業務,更是在今年3月出台了頗具誘惑力的補貼措施,對航空公司新開通定期貨運航線每條給予最高不超過7000萬元資助,新開通短期貨運航線(含包機航線)按出港貨量每噸500元的標準資助。
此外,UPS還在去年通過開通深圳-大阪航線,將其在日本最重要的貨運樞紐與中國連接。按照深圳機場方麵的說法,這將充分利用了夜間航班的便利,讓深圳、廣州、東莞等華南地區的工廠有更充裕的生產時間,滿足企業貨物出口需求。兩地全貨機航線的加密有利於充分挖掘東北亞地區的市場潛力,將貨物經大阪運往亞洲各地以及北美、歐洲等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
硝煙漸濃
不過,無論是白雲機場還是深圳機場,在貨運業務方麵的實力目前距離香港機場都有較為明顯的差距。香港機場自1996年起成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貨運機場。2020年機場的貨運總量為450萬噸,占香港外貿總值約43%,達到35,000億港元。
雖然疫情對香港機場的運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按照機場官方7月中旬發布的報告說法:“由於全球供應鏈受疫情衝擊,加上歐洲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導致整體貨運量下跌。出口貨運量同比下跌10%。”
但即便如此,香港機場在國際機場協會(ACI)公布的報告中依然成為2021年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2021年香港機場貨運量達500萬噸,較2020 年上升12.5%。這比同期廣深兩個機場貨郵吞吐量加起來的361萬噸的數據差距依然不小。
按照香港機場方麵所言,其地理位置優越,位於珠江三角洲河口,是中國內地往來世界各國的主要門戶,可在五小時內飛抵全球半數人口居住地;鄰近人口達4500萬的腹地市場及世界製造業中心。
同時由於其自由貿易港的優勢,有近百家航空公司在香港機場運營,連接全球約190個航點,包括50個中國大陸城市,能以最短航程抵達亞太區主要市場,同時也是重要的多式聯運口岸。
不久前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已經投入運營,加上其本身就已經在運作的四個航空貨站、數十個貨機停機坪以及貨代製度、高效通關以及完善的國際法律、財務、銀行和保險製度,都成為香港機場現階段最大的優勢所在。
而廣深機場不僅僅需要挑戰香港機場,同時還麵對國內其他機場在貨運業務上不斷投入以及宏大目標的競爭。比如7月中旬剛剛投運的鄂州花湖機場,作為總部位於深圳的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民營物流企業順豐集團未來航空貨運的運轉核心,勢必要將此前分散於其他機場的相當一部分貨物集中通過花湖機場中轉。此外還有包括鄭州、成渝地區等都希望依托本地產業結構做大航空貨運業務。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文章发布:2025-07-05 07:46:46
评论列表
小米奪中國手機市場第一!盧偉冰:春節購機首選是這兩款
索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