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多納爾德・約翰森等研究人員,來到號稱“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亞。他們在那裏的哈達地區,發掘到一具不太完整的古人類化石。根據骨骼的形態分析,化石的主人是一個年僅20歲的女性約翰森給她起了個名字――“露西”,並詳細分析了她的身體結構特點。約翰森認為,“露西”生活在距今300萬年以前,她已經能夠獨立行走。以後,在發現“露西”化石的地區,人們又相繼發現了65具古人類化石,約翰森將它們同成為“阿法爾南猿”化石。
發現阿法爾南猿化石的約翰森認為,唯有阿法爾南猿才是人類的直接祖先。在漫長的年代中, 阿法爾南猿進化成粗壯南猿和鮑氏南猿,最後再進化成為人類. 但是,約翰森的觀點受到了挑戰。肯尼亞國立博物館的理查德認為,約翰森的說法未必可信。因為在約翰森之前,人們普遍認為非洲南猿是人類的直接祖先,這是由於非洲南猿在解剖上既有古猿的特征,又有人類的特征。而另外兩種南猿――粗壯南猿和鮑氏南原則屬於同一類型,它們都是從非洲南猿進化而來的。然而,當阿法爾南猿的化石被發現以後,人們便進而認為阿法爾南猿自然而然代替了非洲南猿的地位,成為人類的直接祖先。以後,還會不會有新的“阿法爾古猿”來代替老的“阿法爾南猿”呢?
露西化石是埃塞俄比亞享譽世界的考古發現,在1974年出土,是一具幾乎是相當完整的原始人骨架,估計至少有320萬年的曆史。韋伯說:“加利裏和東非大裂穀一樣,是在埃塞俄比亞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機遇。”
韋伯是這支由美國、德國和俄塞俄比亞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考古小組的負責人,他表示加利裏是一個有極大潛在可能性發現保存更完整、狀態更良好的原始人類遺骸的地區。
“這些發現可以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人類進化的知識,”國際考古小組的成員、埃塞俄比亞的考古學家海森說。
科學家們透露,在加利裏已經發現了三枚原始人牙齒,他們相信其中一個已經將近400萬年了。
露西化石發現在東非大裂穀附近的Hadar,20年後,科學家們又在Hadar東部大約75公裏處挖掘出了一個黑猩猩大小的猿遺體,估計有440萬年。去年,美國和埃塞俄比亞的科學在大裂穀地區的Herto村也發現了一個16萬年的原始人類遺骸。
1974年,美國科學家唐納德・約翰遜等領導的一個考古小組在埃塞發現了“露西”,遺骸化石具有大約40%的完整性。“露西”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被看作是人類起源研究領域裏程碑式的發現。當時為慶祝這一偉大發現播放了甲殼蟲樂隊的歌曲《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因此化石被取名為“露西”。
在埃塞俄比亞阿法地區發現的、被稱為“露西少女”的南猿骨架,在東非保存320多萬年後,悄悄踏上前往美國的6年之旅。
露西在美國停留的地點還沒有最後確定,不過,可能會包括紐約、休斯敦、丹佛以及芝加哥。埃塞俄比亞稱,他們希望用展出所得,改善當地的博物館設施。
很多當地人對露西悄悄離開感到十分驚訝。29歲的律師凱恩說:“她是屬於所有人的寶藏,我們甚至不能與她說再見。”同時,美國著名的史密森學會也反對露西此行。他們認為,露西脆弱的遺骸經不起如此“折騰”。即使在埃塞俄比亞,人們也隻看到過露西真正的遺骸兩次。
露西是一具成年猿人遺骸標本,有1米多高,是已知的最早原始人類。
“露西”的美國之行引來很大爭議。不少古人類學家、古生物學家對於把“露西”運出埃塞俄比亞表示憤怒。他們批評說,“露西”化石十分寶貴,脆弱的化石無法承受長期巡展,在巡展過程中很可能受到“無法挽回的”損傷。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1996 - 2019 眉語目笑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泰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