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原資料簡介(個人簡曆及圖片) |
文章来源:楊呈偉 发布时间:2025-07-05 05:21:12 |
黃原,1962年11月出生,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內容人物介紹黃原,1962年11月出生,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完成和主持的科研項目: 1.蚜蟲的分子係統學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1992年至1994年)。 2.直翅目昆蟲mtDNA的分子係統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5年至1998年)。 3.單拷貝核基因的分子係統學研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1999年至2002年)。 4.昆蟲G6PD基因結構核序列進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0年至2003年)。 5.單拷貝核基因在昆蟲分子係統學上可用性的研究(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00年至2003年)。 6.直翅目昆蟲的比較及進化線粒體基因組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至2007年)。 7.多新翅類昆蟲的線粒體譜係基因組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至2009年)。 科研成果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昆蟲的分子進化和分子係統學、線粒體基因組學、比較及進化基因組學等方向。已測定了20多種蝗蟲的全線粒體基因組和100多種昆蟲的6個線粒體基因和2個核基因序列,構建了中國直翅目昆蟲的係統發育關係;向美國NCBI的GenBank數據庫提交了100多種昆蟲的近千條DNA序列。采用人工選擇的實驗方法在沙灘蟋蟀中發現了翅多態性與保幼激素和保幼激素酯酶活性之間的相關關係。確定了4種原生動物核基因組的大小及染色體數目。近年來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3部,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近期的科學研究有1.直翅目昆蟲的分子係統學與進化生物學研究 現行的直翅目分類係統的自然性和直翅目昆蟲各個分類階元水平上的係統發育關係,以及直翅目昆蟲的形態和生物學特征的進化問題。 2.多新翅類昆蟲的係統發育關係研究 (1)多新翅類昆蟲是單係性類群嗎?(2)多新翅類昆蟲各目之間的係統發育關係如何?(3)缺翅目(Zoraptera)是否屬於多新翅類? 3.多新翅類昆蟲的線粒體基因組學研究 多新翅類昆蟲線粒體基因組序列與基因次序,線粒體DNA序列和堿基組成的進化,線粒體密碼子使用和變異,tRNA和rRNA二級結構預測等。 4.昆蟲翅多態性的實驗進化生物學研究 昆蟲翅多態性的機製與生物學意義以及翅多態性與激素和內分泌的關係等。 5.分子標記的進化特征與係統發育可用性研究 分子標記的變異幅度、進化的選擇約束性、進化速率、替換飽和性、速率在不同時間、不同支係之間的變異,分析過程的隨機和係統誤差以及進化模型的選擇等。 6.分子鑒定與DNA條形碼技術 哪些分子標記、采用什麽方法可以進行個體、物種和高級分類階元的識別? 7.昆蟲分類鑒定專家係統 如何將傳統的形態分類知識和經驗轉化為計算機儲存的數字信息形式,實現對數據庫的高效自動查詢和鑒定等智能化功能。 8.基因組的電泳核型分析 物種基因組的倍型水平(ploidy level)、單倍體數目和基因組最小核苷酸組成數目。 教學近3年來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的課程有: 1.分子進化和分子係統學(研究生) 2.生物信息學(研究生,本科生) 3.基因組學(研究生) 黃原 光明網記者 光明網理論評論部負責人、副總監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經濟學碩士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