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棒打鴛鴦網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的意思,以及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原意指分辨不出雌雄。後人用以形容事情錯綜複雜,不易識別。
撲朔迷離:原指難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認不清是男是女。現指形容事情錯綜複雜,難於辨別。
擴展資料: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於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
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方遊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帶。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裏。”(《北史ⷨ 蠕傳》,蠕蠕即柔然。)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這句文言文出自《木蘭詩》,這句話的意思是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當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這句話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多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注譯:
“雄兔”二句: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形容雄兔腳上的毛蓬鬆的樣子。迷離: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鬆的毛遮蔽的樣子。
“雙兔”二句:當兩隻兔子一起在地上跑時便區別不出它們的雌雄。傍(b㠮g)地走,指在地上跑。以上四句通過雄兔雌兔在跑動時不能區別的比喻,對木蘭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讚揚和肯定,傳達了一種“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觀念。
意思是:當兩隻兔子提著耳朵懸空時,雄兔腳步跳躍,雌兔目光迷離;兩隻兔子貼著地麵跑,又怎能分辨出哪是雄哪是雌呢?
本句出自北朝民歌《木蘭詩》,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隻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木蘭詩的全文如下: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