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707年),本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他曆仕高宗、武後、中宗三朝,兩次出任宰相,並兼具一定的軍事才能,為貞觀之治向開元盛世的順利過渡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唐代眾多的宰相中是比較有作為的一位。
武則天晚年時,又受張昌宗、張易之陷害,貶高要尉。中宗複位時任宰相,隨波逐流,不再直言。後因牽涉節湣太子起兵反韋後及殺武三思事,貶思州務川尉,行至涪陵而死。年七十餘。
曆史評價
�
李旦:“故左仆射、齊國公魏元忠,代協人望,時稱國良。曆事三朝,俱展誠效。晚年遷謫,頗非其罪。”
《舊唐書》:“大帝、孝和之朝,政不由己,則天在位,已絕綴旒,韋後司晨,前蹤覆轍。當是時,奸邪有黨,宰執求容,順之則惡其名彰,逆之則憂其禍及,欲存身致理者,非中智常才之所能也。況元忠、安石、巨源、至忠、彥昭等行非純一,識昧存亡,徇利貪榮,有始無卒,不得其死,宜哉!楚客、晉卿、處訥等讒諂並進,威虐貫盈,不使逃刑,可謂政正。”
讚曰:“為唐重臣,食唐重祿。顛危不持,富貴何足。二宗、一紀,讒邪酷毒。與前數公,死不知辱。”
《新唐書》:“魏、韋皆感概而奮,似矣。及在�上側臣間,臨機會,不一引手�奸邪之謀,誠可鄙哉。至�後豔主以�譖撼宗社,亦不肯從也。古所謂具臣者,諒乎!”
洪邁:“若唐宰相三百餘人,自房、杜、姚、宋之外,如魏徵、王�、褚遂良、狄仁傑、魏元忠、韓休、張九齡、楊綰、崔�甫、陸贄、杜黃裳、裴�、李絳、李藩、裴度、崔群、韋處厚、李德裕、鄭畋,皆為一時名宰,考其行事,非漢諸人可比也。”
馮夢龍:“因材任能,盜皆作使。俗儒以‘雞鳴狗盜之雄’笑田文,不知爾時舍雞鳴狗盜都用不著也。”
王夫之:“李日知、魏元忠、唐休�、韋安石當武氏之世,折酷吏之威,斥宣淫之魂,製凶豎之頑,懷興複之誌,張撻伐之功,皆自命為偉人,而為天下所屬望者也。及其暮年,潦倒於韋氏淫昏之世,與宵小旅進旅退,屍三事之位,濡需於豢養,殆無異於鄙夫。”
經曆曆史事件:

同年(公元707年)去世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