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 安妮寶貝(安妮寶貝彼岸花南生和和平)
彼岸花安妮寶貝(安妮寶貝,彼岸花出世平安)
人生苦短,冬去春來,兩岸花開。人常常在彼岸追花,就像小貓在尋找幸福。找了很久,發現幸福就在自己的尾巴上,一直在身邊。
李傑,1974年出生於浙江寧波,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曆任銀行文員、電腦部部長、編輯部策劃、編輯部主任。
到了1998年10月,24歲的她毅然放棄了穩定的收入,開始了一份隨意但沒有安全感的自由寫作生涯。她渴望“每一個字都具有反映精神和實現物質的價值。”
人生沒有如果,隻有一路向前的努力。《安妮寶貝》以其獨特的風格成為網絡女作家。
尋找
2000年1月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26歲的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說集《告別薇安》,收藏了《七月與安生》等所有小說。兩年時間裏,她以告別、流浪、命運為主題,贏得了眾多少年。
2001年1月出版小說散文集《暖暖》,9月出版第一部小說《七年》。
傳說地獄開紅花,天堂開白花。同一種花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含義。日本人認為對岸的花是“悲傷的回憶”;朝鮮賦予其“思念對方”的含義;中國人認為對岸“美麗純潔”的花代表美麗動人。
看安妮寶貝的《八月未央》,心裏有一個巨大的缺口,風在灌進來。就像一個人走在漆黑的夜裏,沉默著,停不下來,不知道要去哪裏。被巨大的空虛、絕望、悲傷和困惑所包圍。
她堅定地追求自由。她不想循規蹈矩,活在別人眼裏。
她的書《彼岸花》講的是人類的孤獨。她一直想“寫一部美麗蒼涼的小說,一部關於壓抑和尋找出路的小說,一部涉及孤獨和尋求人的問題直達靈魂的小說,一部痛苦但清醒的小說。”她做到了,她的文字像一麵鏡子,讓讀者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孤獨和迷茫。
她從未停止,繼續追求自由和獨立。
她在《彼岸花》中寫道:“作家是一種即使沒有工作態度也要一直工作的人。”可以看出她用了一生的時間來寫作,這份堅持和認真令人肅然起敬。
“我不在乎一切與時俱進的東西。”帶著通常的疏離,或者說獨立。
“物質的繁榮和技術的發展並不能讓人感受到自我存在的真實質感。”她總是在探索更深層次的真實存在,然後用自己的筆呈現給讀者。
“大而無當,虛假的繁榮虛空打碎了一切,隻是表象和形式,不是根源和方向。也許可以用來填補時間的空白,但並不能引領靈魂。因為個人缺乏安全感,所以傾向於躲著集體和潮流而死,本質上是意誌和獨立的弱點。”
當我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的心被震動了。根和方向是什麽?注重精神成長的人,大方向是肯定的,小方向偶爾會迷茫。他們沒有安全感,想融入這個大而繁榮的世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自我在消亡,所以我們越來越弱。要想強大,就要用意誌力來保證自己的獨立。
休息一下
獨立的安妮寶貝結婚了。她的丈夫很富有,在北京郊區有一個大農場。他離過婚,不久後和安妮結婚了。安妮自己也積累了可觀的財富。與書中的人物不同,她是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女人。就像她說的“找一個溫柔賢惠的男人,和他同床共枕,互相幫助,生兒育女,白頭偕老。哪怕是一個女人,本來可以華麗登頂,卻能給她帶來安寧,最後為她愛的男人生下孩子。”他們一起散步,看著落日的天空。她種花,煮茶,摘新鮮蔬菜,為他準備飯菜。他按摩她的肩膀,悉心照顧她。她覺得“這個男人值得信任,他能照顧我和我們的孩子,他有能力依靠我們。”
她為他懷了一個文靜賢惠的女兒。她給女兒取名月塘,手拍了拍月塘的背。看啊!
“一輪圓月高掛,花木皎潔,月色照在黝黑的花葉上,像細碎的鱗片一樣閃閃發光。白色的流浪貓悄悄跑出竹林,在院子裏穿梭。荷塘裏青蛙在叫,伸出去的綠荷葉上流著亮晶晶的水珠。”
這是安妮寶貝在2008年7月9日的日記裏記錄下的一段平凡而美好的生活。畢竟她不想迷失在這樣平凡的生活中。她像一隻小貓一樣穿梭在他的院子裏,繼續她的流浪,勇敢地在對岸尋找她的花。
作為母親,她對母性的意義有自己的定義。她說:
“女人即使是母親,最重要的核心還是要有自己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彼此獨立。她要成長,我也要成長,就應該這樣。”
成長中的媽媽最美,成長中的孩子最可愛。
據網易娛樂報道,自2000年第一部小說集出版以來,《安妮寶貝》一直是文學小說的銷量女王。她曾於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四次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第六次中國作家富豪榜於2011年發布。《安妮寶貝》以每年940萬元的版稅收入,在mainland China作家富豪榜中排名第五。
安妮寶貝實現了精神和物質的雙豐收。
3.蛻變
2014年6月“安妮寶貝”發微博證明自己筆名改為“慶山”,她的粉絲量上千萬。她改成了一個給人感覺上更加男性化的筆名,就正如大家可能一直誤認為“龍應台”也是一位先生。
“這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寶貝這個名字的消失。如同一棵樹長出新的枝幹,一個旅人走到新的邊界。你可以照舊一直稱呼我為安妮或者安,它融化於這個新名字之中,有它自己的存在和位置。”安妮寶貝在微博中如是說。
為什麽叫“慶山”?她解釋:“因為‘慶’是有一種歡喜讚頌的意思,她現在比較喜歡這樣的一種基調,對事物或者對周圍的世界,對每一個人,‘慶’是有一種讚美敬仰的方式,而不是消極的、灰暗的態度。”至於“山”,則是因為旅行。安妮寶貝說,她爬過非常多的高山,山是有神性的,它跟天地都聯結在一起,有一個詞叫“靜山如如”,這個詞她比較喜歡,“所以把兩個我喜歡的字組合成一個名字。”
桀驁不馴的安妮寶貝在曆盡千帆之後開始和這個世界握手言歡。
“安妮寶貝永遠是我的一部分,我所有的寫作都是建立在安妮寶貝這個基礎上的,而且它不會消失,也不會脫離,它也不會跟我無關,但我可以在它的基礎上做一些新的事情。年輕時是非觀強烈,但在經曆過一些事情,心得到了擴展之後,才會發現事情是有平等性的,沒有明確的對和錯、美和醜,所有的對立麵都可以融化掉。”
安妮寶貝更名為慶山,用內心的從容和平靜,寫出了《月童渡河》,找了自己的彼岸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在人生的修道場中,願我們都能如安妮寶貝一樣,在經曆了“否極泰來”之後,活成“安之若素”的模樣。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